登陆查看贴子全部内容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网站
×
风雨桥,这一岭南地区随处可见的供旅人遮风挡雨的桥梁建筑,因族群文化的异同,所蕴含的建筑文化以及建筑风格也各不相同。 曾经以为这个建筑文化标志,只存在于侗族的专属。再后来,位于桂北老家的风雨桥不知何时闯进自己的脑海,于是开始探寻散落在五岭间被遗忘的瑶族风雨桥。 历史总是分光明与阴暗。几千年来,瑶族先民在历史的阴暗面里“上山唯恐不高、入林唯恐不深”地从中原往洪荒的南方迁徙,一路如同惊弓之鸟,只求一处和平安定的家园,这处家园最终在岭南的深山中找到。 五岭之间溪流众多,群山谷口之间更是河网密布,尤其是桂北的广西富川一带河网密布,丘陵地势缓和,自古就是穿越岭南岭北的天然通道。生活在这里的瑶民,早在“漂洋过海”民族迁徙史中学会了搭桥造船的技能,而天赐的过岭通道的交通环境,又使得瑶民的造桥技术与其他族群建筑文化得以互相融合。 高山瑶和平地瑶,一个根据居住地和接受汉文化多寡来区分的他称。平地瑶比起高山瑶更多地接受汉文化,他们所居住的村落,与江南古汉民族村落差无二致。 而瑶民风雨桥中较多的江南建筑特色,也在诉说着一个民族不断地努力放下敌对、不断努力地和那个将祖先放逐的民族的融合的情感历史。
瑶族风雨桥是久居深山的瑶民热心于交通古朴民风的一种体现。瑶民所建造的风雨桥,多在远离村寨的田间河溪之上和必经的坳口之间,甚至哪怕是田间或者村中的一条细长窄干沟,都会有风雨桥的身影。
每当远方的旅人长途跋涉于古道之间,点缀在田间山涧的风雨桥,放佛如灯塔般,指引着旅人走向“家”的方向。 “身心两安便是家”,瑶民的风雨桥结合了中原与江南的石拱与亭阁建造特色,让无论从北方中原还是江南踏着古道而来的旅人,在这里找到一种如返家中的心灵归属感,因为瑶民深深地明白迁徙的痛苦。
“桥是一个美妙的东西,其反映的远不只桥本身的造型和内部的空间关系。从桥里你能解读到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文化积淀,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,从一座座桥里,我们能从中领略到历史和永恒。”
(本文转载自游多多旅行网)
|